

內容目錄
隱藏
在 Meta 廣告(Facebook/Instagram Ads) 裡,CBO 與 ABO 指的是 預算分配策略,決定廣告預算是由誰來控制。以下將教你廣告架構邏輯,以及使用時機。
ABO(Ad Set Budget Optimization,廣告組預算最佳化)
- 意思:預算設定在 廣告組合(Ad Group)層級。
- 運作方式:
- 你可以決定每個受眾要花多少錢。
- 系統只會在該廣告組內分配。
- 適合情境:
- 你想要「手動控制」不同受眾的預算。
- 例如:測試新受眾,避免某些受眾因系統自動判斷而沒拿到預算。
CBO(Campaign Budget Optimization,廣告活動預算最佳化)
- 意思:預算設定在 廣告活動(Campaign)層級。
- 運作方式:
- 系統會根據「各廣告組的成效」動態分配預算。
- 表現好的廣告組會自動獲得更多預算,表現差的會被縮減。
- 適合情境:
- 你希望演算法自動幫你找出最有效的受眾。
- 適合規模較大的廣告活動,或者你追求總轉換量最大化。
預算模式 | 控制方式 | 優點 | 缺點 | 適合情境 |
---|---|---|---|---|
ABO | 人工設定每個廣告組預算 | 精準控制、方便測試受眾 | 容易導致資源分散、沒效率 | 測試階段、需要控制預算分配時 |
CBO | 系統自動分配預算 | 演算法優化效率高、最大化結果 | 失去人工控制,可能忽略小眾受眾 | 成效導向、規模化投放 |
CBO 與 ABO 的使用時機決策流程
廣告測試期 → 建議用 ABO
- 測試新受眾或素材
- 例如:你同時想測試「興趣受眾」、「類似受眾」、「再行銷名單」三組。
- 如果用 CBO,系統可能會把預算都丟給最先出現轉換的那一組,導致其他組沒數據。
- 用 ABO,你能確保每組受眾都分配到固定預算,方便比對成效。
- 小規模投放,預算有限
- 預算太少時,用 CBO 系統學習不足,反而浪費。
- ABO 能讓你有更多「人工干預」的彈性。
- 你想要完全掌握預算分配
- 像是新品上市,品牌主想保證「再行銷名單」一定有曝光,就得靠 ABO。
廣告優化期 → 切換 CBO
- 已經過測試,確定有效受眾
- 當你篩選出穩定轉換的受眾後,就可以把預算交給 CBO,自動把錢丟給表現最佳的組合。
- 大規模投放
- 預算充足、目標明確(例如:網站購買 / App 安裝)。
- CBO 的演算法會快速找出最有效的花錢方式。
- 多廣告組、多素材的最佳化
- CBO 能讓系統動態分配,避免資源浪費在表現差的組合上。

✅簡單來說
1.測試期 → 用 ABO(確保每組受眾都有花到錢)
2.優化期 → 切換 CBO(讓演算法最大化成效)
3.長期投放 → 多數情況下建議用 CBO,但保留少量 ABO 作為「測試池」
總之,「ABO 是顯微鏡,CBO 是自動駕駛。」前期需要細看、控制,就用 ABO;後期要跑量、要效率,就交給 CBO。